一、工作原理
傅里葉變換紅外氣體分析儀(FTIR)基于氣體分子對紅外光的吸收特性來檢測氣體成分。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1、紅外光源:采用寬譜紅外光源,如SiC紅外發射源,發射廣譜紅外輻射。
2、樣品池或路徑:紅外光穿過樣品池,其中存在待分析的氣體混合物。
3、紅外輻射的吸收:特定波長的光被氣體吸收,每種氣體都有其特征吸收波長。
4、干涉儀:將傳入的紅外光修改為干涉圖案,該圖案隨路徑差變化。
5、探測器:干涉光到達檢測器,記錄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強度。
6、傅里葉變換:對記錄的干涉圖樣進行數學變換,轉換為光譜。
7、數據分析:通過與已知氣體的吸收光譜對比,確定氣體成分和濃度。
二、應用領域
傅里葉變換紅外氣體分析儀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:
1、環境監測:測量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,如二氧化碳和甲烷。
2、工業過程控制:監測工業生產中的氣體濃度,如化學品或石化產品的生產。
3、汽車研究:分析發動機排放氣體。
4、應急監測:在環境應急事故現場快速定性、定量分析氣體。
5、職業衛生:監測工作場所的有害氣體。
6、溫室氣體分析:用于溫室氣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三、技術優勢
1、多組分同時分析:可同時分析多種氣體成分,無需復雜的樣品預處理。
2、高靈敏度和低檢出限:采用高靈敏度的探測器,如MCT半導體制冷檢測器,對大多數氣態物質有極低的檢出限。
3、快速分析:掃描速度快。
4、抗干擾能力強:通過傅里葉變換和相位校正處理,可消除環境干擾。
5、低運行成本:除了氮氣用于零點校準外,無需其他耗材。
傅里葉變換紅外氣體分析儀憑借其先進的技術、廣泛的應用和顯著的優勢,已成為氣體分析領域的重要工具。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現場環境中,它都能為用戶提供準確、快速的氣體成分分析,助力環境保護、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等多領域的進步。
